【导语】新能源汽车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汽车分类,对于上游钢铁等原料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增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加,势必带来总体用钢量以及用钢结构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市场。
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同比下滑9.1%和11.7%;环比增长23.4%和28.4%。1-3月,汽车产销累计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增长2.0%和0.2%,其中1-3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为129.3万辆,同比增长142.0%;1-3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38.6%。纯电动汽车1-3月产销分别完成103.6万辆和100.7万辆。从1-3月的数据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已占到了整体汽车产销的20%左右,且从趋势来看,占比仍在快速的上升。
整体钢铁需求量短期有所下降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驱动方式发生了改变,电池组代替了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构建。而从对比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重量基本较发动机等高250kg左右。而从数据对比来看,同等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往往比传统汽车重250kg左右,也就是说两者的差距基本在电车组与发动机构建的差距上。汽车用钢量的减少基本体现在发动机系统上,而数据显示,一台汽车的发动机重量在150kg-300kg不等,发动机中金属件的重量占比在90%以上。按照今年1-3月数据简单计算来看,预计年汽车用钢量累计减少100万吨左右。
充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除了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之外,充电桩、电网、管道等配套设施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钢材。2021年,我国充电桩增量为93.6万台,同比增长193%。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4万台,同比增长89.9%,月均增量约2.83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达到59.7万台,同比暴涨323.9%。不过随车配建充电桩用钢量较少,公共充电桩涉及用钢量相对更多,但从测算来看,1个充电桩的用钢量约为50千克,按照2021年公共充电桩增量来算,年增用钢量仅有1.7万吨左右。
此外,电动车由于电方面的利用增加,对于无取向硅钢的用量有着明显的增加,不过无取向硅钢的体量不大,对整体钢材影响不大。
单辆汽车用钢量未来仍有较大的下行空间
汽车轻量化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重量的减轻直接意味着续航里程的增加。研究显示,整车重量降低10kg,续驶里程可以增加2.5km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主要途径分析》)。而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汽车轻量化意味着整体用钢量的减少,更多应用高强度用钢以及铝合金、镁合金等替代性产品。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还制定了针对汽车轻量化的直接目标要求。引入“益车轻量化系数”作为街量参车轻量化水平的依据,该指标由名义密度,重量比功率和脚印油耗三个指标的乘积构威,在保证汽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实现重量相对轻、动力性能好、更加节能。根据目标规划,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到2025、2030和2035年分别降低10%、18%和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15%、25%和35%。
汽车市场体量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根据数据简单测算来看,一辆普通轿车的材料的重量构成中,钢铁大约占了70%左右,如果到2030年按照20%左右单辆汽车减重来看,汽车用钢的减量大概在15%左右。
近年来汽车市场增长放缓,不过从数据来看,当前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已经达到179辆,超过世界千人平均保有量170辆的水平,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0-800辆,后续汽车市场仍存在体量上的增加,从而带动汽车用钢的增加。不过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汽车产业的增速年均复合增长率或保持在2%左右。
总体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持续增加,单辆汽车用钢量已经出现了减少,且从趋势来看,后续市场中单辆汽车用钢量仍存在较为明确的下降趋势。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汽车市场体量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进而对后续整体汽车用钢量形成拉动,但单辆汽车用钢量下降,整体汽车用钢量很难出现较大的增幅。
(文章来源:卓创钢铁)
文章来源:卓创钢铁游戏加速器 https://www.leigo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