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电影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ck77888.net
特斯拉此次的胜诉,还谈不上是一种胜利。
10月11日,特斯拉汽车诉温州特斯拉车主陈先生的案子一审判决结果公开,鹿城区法院判决被告陈先生向特斯拉道歉并支付5万元赔偿款,成为近期特斯拉首个名誉权胜诉的案例。车主陈先生称将上诉。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场纠纷。2020年8月12日晚,温州一辆特斯拉在开车进小区停车场时失控,撞了十几辆车才停下。陈先生以刹车失灵为由在网上维权,然而后续鉴定报告显示,车辆并没有踩刹车的迹象。事后陈先生做笔录时,承认错把油门当刹车。
当然,特斯拉之所以起诉,主要是因为,在鉴定报告出具后,车主陈先生再次改口,在社交平台上宣称此前是为了保险公司理赔,不得已承认踩错踏板。但车主陈先生试图再次翻转舆论的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法院判决让陈先生赔款道歉,基本上等于是对此事的阶段性盖棺定论。
↑事故车辆。图据都市快报
这一判决是基于陈先生与事实不符的言论对特斯拉造成的名誉损失,也再次坐实了一个判断——本次事故中,被指刹车失灵的特斯拉,确实是被冤枉了。
据报道,此案是特斯拉近期首个名誉权胜诉的案例,相当有标志意义。那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判决结果呢?
不管怎么说,虚构事实,煽动舆论向特斯拉索赔,不是一种好的维权姿势。在本次事故中,一开始很多人站在车主的立场,基于特斯拉失控而声援车主,给特斯拉施加压力。但目前的判决,让这种无条件的舆论支持显得有些讽刺。而涉事车主在鉴定报告出具之后,一再改口,如此裹挟舆论的维权模式,本身也是恶劣的示范。
法院判决车主赔款道歉,是从法律层面上定纷止争。不过,车主错误维权,可以论证特斯拉在此次事故中的无辜,却并不意味着,在对待消费者上已经做得足够好,没有可再质疑的余地。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特斯拉上演了多次反诉车主的案例。比如前不久,特斯拉因为售卖事故车而“退一赔三”认赔152万后,转身起诉维权车主索赔505万元;此外,河南维权车主人张女士日前也表示,收到了特斯拉的起诉书,索赔数额也高达500万元。
特斯拉对维权车主的天价索赔,如果只是就法律论法律,当然没有问题。毕竟,索赔额度和实际赔偿是两码事,在法律层面上,特斯拉有权“狮子大开口”。再者,维权车主如果在法律上站得住脚,自然就不用担心被天价索赔。
但还要看到,对个体车主而言,哪怕再专业,单打独斗的维权力量,是很难和精通法务的大公司相提并论的。这就导致,车主在发生事故后,往往容易剑走偏锋,诉诸舆论维权,通过按“闹”分配的方式来求解,而不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捏造事实、裹挟舆论的维权方式,毕竟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可言。
面对车主们的维权,特斯拉选择了强硬回应。在特斯拉看来,其在法律上占理,但特斯拉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消费维权机制不够成熟的“受益者”,而强硬的索赔作风,也可能会激起车主们针锋相对的心理。
在这个意义上,特斯拉此次的胜诉,还谈不上是一种胜利。特斯拉要想真正赢得更好的口碑,需要的恰恰是不是强硬,而是适当放低姿态,真正去尊重消费者。而在法律层面,也该进一步畅通维权通道,给消费者“赋能”。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熊志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