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电影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2345dy.com
我是百科阅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你若抄袭,维权到底!
毛泽东时代是一个我们现在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时代,但是我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上一篇我们聊了为什么毛泽东时代要发行各种票证,比如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处于“国际上被封锁,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环境之中,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生存下去,不得不采取这样的解决方案。
当时我们面临的困境非常多,政治方面的困境我们就不过多赘述了,比如西方国家的封锁,苏联要我们还债,抢夺我们的珍宝岛,印度在我们的藏南搞事情等等,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政治方面的困境我们就不赘述了,我们主要聊经济方面的困境。
在经济方面,我们的原始积累,不是靠对外输出战争,而是靠我们自己从土地里辛勤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同时,我们还要消化朝鲜战争留下来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线,这两个生产线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在分配上,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让大多数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在民生上,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教育、住房等诸多问题,满足越来越多的就业需求。
在发展目标上,我们要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并且努力实现工业、农业、科学、国防四个现代化。
对外我们要与两个超级大国抗争我们自己的主权和利益,对内我们有各种任务要完成。
现在你作为当时最高决策者,你会对此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如果你有更好地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西方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靠殖民侵略战争获得,而我们只能靠自己从土地上辛勤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之前我们讲了要从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有了人力之后,需要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要组织社会化大生产,那就需要实行土地国有,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剩余价值。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环环相扣的,并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投入,整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工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我们主要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这两个工业体系对人员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国防工业,不仅要求技术过关,还要求政治过关,所以这两个工业需要的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这么多人就业的就业需求。
真正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业的轻工业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比如,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陶瓷、灯具、收音机、冰箱、洗衣机等等,所以毛泽东时代我们的轻工业还解决不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但是问题却接踵而至,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轻工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大量的青年需要就业,而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就业需求,那么富余的这些青年如何安排就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今天我们实行市场经济,进行的劳动生产都是以市场标的的价格来衡量你的报酬。
而当时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有限,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不高,我们没有办法按照市场标的的价格来衡量所有人的报酬,而且建国初期需要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实际上无法按照市场价格来给到生产劳动的报酬。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的收入是无法按照实际的市场价格来定价的,而我们需要进行的原始积累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要投入的社会主义建设很多,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投入也很大,因此过去的工资水平很低的原因。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现在问题的两个方面大家都看到了,现在你作为最高决策者,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领导人是如何决策的。
首先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但是就业的容量没有同步增加,必然会有一部分人会成为无业青年。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那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要给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城市里的工厂不够,怎么办呢?只能往农村输送。
其次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外的各种压力逼迫我们不得不快速在土地上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否则这个新生的政权就有被倾覆的危险。那么如何才能加快剩余价值的获取呢?只能依靠增加劳动力。
最后我们当时一穷二白,本身就底子薄,没有富余的资金可以进行市场经济,那么用什么方式才能减少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呢?
最终毛主席等第一代领导人想到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城市这些需要就业的青年进入农村,在土地上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样不但城市的待业青年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土地上劳动力也增加了,而通过发动各种运动,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成本。
今天我们看不懂的运动,其实也是当时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这些运动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关联性的,这里简单举个例子。
当时我们搞了人民公社,今天看来是吃大锅饭的行为,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要搞人民公社吗?
之前我们聊到了为了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就要进行土改,将土地收归国有。当土地收归国有之后,那么这些农民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大家都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之后,他们平时哪有时间自己做饭?
如果人人都花时间做饭,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率如何提升?就跟我们现在在写字楼里工作一样,你会在中午回家做饭吗?显然不可能。那么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呢?那就是点外卖,因此这整个体系就相当于人民公社。
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我们搞了人民公社,让整个村的人组织起来,一部分人专门进行生产,一部分人专门做菜做饭,让单位时间的产出更高。
这样的做法苦吗?当然苦。有人会钻空子吗?会有。
但是你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能解决当时的这些问题吗?
当时由于我们采取的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因此这些知识青年进入农村之后,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解决了当时经济上遇到的主要问题。
毛主席去世之后,还有谁有能力号召大家去农村,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去土地上创造剩余价值?
按照现在的市场经济,你要动员上千万人到农村去到土地上去创造剩余价值,你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如果现在用市场经济的原则,你如何解决当时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毛主席发动的运动,何尝不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低成本的做法?
到这里做了5期的解读毛泽东时代系列,基本上告一段落。
我们解读过去这个时代,不是说我们要走过去的老路,而是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今天我们不要去埋怨父辈和祖辈,觉得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家产,实际上他们是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以他们做出巨大牺牲换来的,所以请不要苛责他们,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毛泽东时代是艰苦的,毛泽东时代也是伟大的,这个时代尽可能让大多数人能够吃得上饭,穿得上衣,看得起学,住得了房,看得上病,虽然吃得不好,穿得不暖,住得不高档,只有赤脚医生,但是那个时代没放弃任何一个同胞。
尽管当时的条件艰苦,不能跟现在相比,但是你看看毛主席他们那一代的领导人不也一样跟人民同甘共苦吗?他们最终去世时,躺着的那张床还比不上我们现在普通人家里的床,而他们却是一个泱泱大国的领导人。
我们今天看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
没有前三十年的努力,没有将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也许今天我们面对新冠疫情时不会那么快速那么及时。今天我们不仅自己拯救了自己,还将生产的口罩和呼吸机救助给其他国家。
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当年没有下决心发展工业化,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我们今天会不会像别的国家那样在疫情中遭受重创?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