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村有一位近八十岁的老太太,村里的人都叫她王婆,王婆以前独居在一座小屋,二年前被大儿子接到城里照料后,小屋就空闲了下来,而且门也没上锁,之后便成了孩子们戏耍的地方,可就在最近,这座小屋不但上了锁还住了人。
住在小屋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婆,她是被大媳妇赶回来的,半个村的老少都看见了。记得那天是星期六,村子里来了一辆陌生的轿车,径直钻进小胡同,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男人,把一些行李扔到地上,又从车里拽出来一个人架到屋里,然后扭头走了,此人正是王婆。王婆哭爹喊娘,又骂又跳,大儿媳妇坐在车里,满脸麻木地看着她,一言不发。
几个邻居把王婆扶到屋里,问起缘由,王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三个子女不孝顺,骂他们是白眼狼。邻居们听后唏嘘不已,老人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子女不孝顺,可王婆的儿子竟然把她赶出家门,心狠至此,小时候还真没看出来!
从那之后,王婆每天都坐在门口,逢人便说自己的三个儿女多么不孝,哭着说养他们不如养条狗。大家都同情王婆的遭遇,但终归这是王婆的家务事,大家只能劝她放宽心。
冬天来了,王婆的小屋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床薄被,她又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身子骨不抗冻,这天早上隔壁邻居发现王婆没出门,害怕出事,便推门进去看一看,只见王婆蜷缩在床上,满脸通红,浑身哆嗦。邻居赶忙跑出去喊人,大伙七手八脚地把王婆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来一会,王婆就冻死了。大伙对此愤愤不平,吵着要报警把三个不孝子抓起来,后来被老支书拦了下来,随后他打电话通知了王婆的三个子女来看望自己母亲。
王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当天只来了一子一女,大儿子迟迟不见踪影。老支书问老大呢,闺女和小儿摇头不语,老支书是看着几个孩子长大的,张嘴便数落起他们来,说道你们真是太不孝了,你娘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现在老了,一个个都不管了,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数落了半天,大儿媳带着女儿才匆匆忙忙赶了过来,老支书想起那天她把王婆赶回来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刚想训她几句,只见大儿媳扑通一声跪在王婆面前,哭道:“娘啊,您就放过我们吧,大海都被你气死了,难道你还想气死我们娘俩吗?您就行行好,让我们过两天安生日子吧!”
老支书当场就懵了,赶紧把大儿媳扶起来,询问怎么回事,大儿媳哭哭啼啼说不出话来。身边王婆的闺女,四十多岁的人了,一边抹眼泪,一边把老支书叫到旁边说话:“大叔,您说我们不孝,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实在是我妈这个人。。。唉。。。当初大哥把她接到城里好生伺候,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我把她接到家里住两天,她当面骂我婆婆,骂我嫂子,你也知道我妈骂人有多厉害,闹得我家鸡飞狗跳,我们两口子差点离婚!后来她又住回大哥家,没两天就听说大哥病了,大嫂说是被我妈气病的,刚开始我还不相信,结果到医院一看,正看到大哥躺在病床上,我妈指着他鼻子骂,你怎么还不死呢。。。。。”一旁的大嫂哭得都喘不上气来。
这时候大媳妇也走过来对老支书说道我老公死后,她从不觉得自己有错,还说我克夫,出门就跟别人骂我,每天拿着家里的钱出门,要么下馆子吃好的,要么就买一堆药,每晚都招一群人在家打牌,天天打到夜里两三点。。。。。眼看着闺女就要考大学了,老公死后,我也没有多少收入,就靠着以前攒的一些钱供闺女上学,她说闺女是赔钱货,女子无才便是德,上学干嘛?大叔,您说说,她儿子都死了,我一个儿媳妇凭啥要照顾她,还要找气受呢?”
老支书听得目瞪口呆,以前只知道王婆脾气不好,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消停,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都是这样,真是让人寒心!随后,王婆的儿女交上了住院费,话也没说几句就走了,王婆再哭再嚎,老支书也去没拦,也不想拦,大家说说,如果遇到这种老人,该怎么办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