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业界神级传说——八级钳工

#职场加油站#

【引子】:

那个年代,父亲单位的食堂里面,“八级工”的饭碗里,每顿都能有一条小黄鱼。为了我将来也能吃上小黄鱼,父亲替我选报了机械专业…

【正文】:

20年前,21岁的我带着最后一批派遣证及档案入职到了一家国企,分配的岗位是“整备系钳工”。(“整备”是日韩企业里对“设备部门”的称谓,而“钳工”是见证了我国工业崛起、历尽沧桑的一个百年老工种。90年代,曾经按所处的行业不同,钳工大致分为五种:安装钳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模具钳工、维修钳工)

不管工厂是否属于机械制造行业,钳工这种岗位曾经是大多数工厂里必不可少的一个工种,有的工厂称之为“万能工”。钳工,特别是最高级别的八级钳工,在2000年以前还算是工厂里有点薄面的工种,在1990年以前算工厂内有面子的工种,在1980年以前是工厂里受人尊敬的工种,在1960年以前是工厂里的神级传说。

一、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视所有工人均为“技术人才”,其中以技术等级甚严的机械制造业为例,其独具特色的钳工,在技术等级上分为八级。八级钳工,也就是钳工里面的“王者荣耀”。

上世纪进入六十年代后,我国基本不再授八级工了。六、七十年代,因为共和国经历过的特殊阶段原因,工厂大都处于半停滞状态,工人们没有调级的机会。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又开始对技术工人批量授级。比如说1985年还在岗的八级工,那就是1955年前的八级工,也就是说其在三十年前就是最牛的青工。所以,八十年代是八级工最稀少的时候,这也是很多50、60后的父辈们觊觎曾经“八级工”的优厚待遇,而让自己的孩子们(70/80后)在后来上学时,大多选择了机械等传统专业的原因。

那个年代,父亲单位的食堂里面,“八级工”的饭碗里,每顿都能有一条小黄鱼。为了我将来也能吃上小黄鱼,父亲替我选报了机械专业…(那个年代:能上大专、本科的,父辈们大多建议选的机械专业;能上中专、技校的,父辈们大多建议选的钳工、车工专业)

二、

改革开放后,工人技术等级划分为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以前是等级越高越强(八级最高),现在却是相反;以前是必须要从初级开始学,现在是根据学历可以直接越级报考;所以,现在的高级技师和过去的八级钳工,在动手能力上要差不少,在稀缺程度上更没法比。

在2000年以前,有人说,人生要有两个证书:大学文凭和八级钳工证书。(我毕业的2001年,深圳有企业招聘高级钳工的薪酬是不低于8000元,而同时期稀有的硕士待遇也才这个标准)

1、大学毕业证书。

现在似乎人手一本的大学毕业证书,顺利的拿到过程需要19年,而人生有多少个19年?

2、八级钳工证书。

就是厂里的技术精英,若没有几十年努力,也是混不到八级标准的。第一批八级钳工(50年代),大都是从学徒工开始专职专岗三十年以上才熬出来的,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只能有一段30多年的工作经历!

三、

钳工主要做什么?

钳工作业,主要包括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铰削、攻/套螺纹、刮铲、研磨、矫正、弯曲和铆接等。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

八级钳工必须会设计、制图、编排工艺,他们都是机械行业的设计和制图的高手;他们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切削性能和各种刀具的制作、改进、修复;对锻造、铸造、车、铣、刨、磨、镗、铆、焊、钣金下料等这些工序知识都具备一定的了解,甚至更高,基本功方面可以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境界,所以常被业界称谓“万能工种”。

八级钳工,临场解决实际问题全凭大脑和双手,用扳手、虎钳、钢锯、锉刀办大事,工资高人一筹,说话高人一着。

四、

2000年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虽然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工序,其原因如下:

1、划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至今尚无适当的机械化设备可以全部代替。

2、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艺做精密加工。

3、在单件小批生产、修配工作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早前的业界戏言:三年一个精车工,十年一个烂钳工。钳工没有止境,想做好很难。但现在也不用你想的太多了,因为工厂里所有的工人岗位,其地位在近20多年里整体沦落,从以前光荣的工“人”身份,变成现在的打工“仔”身份,“人”到“仔”的称谓变迁,不仅仅是时代留下的唏嘘不已,更多的是资本抛弃你时的无情!

1999年8月,东北某国企改制后的机械厂下岗工人,签完离职协议后久久不愿离去,几十年的感触化为泪水涌出…


保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