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池资产总经理路志刚在节目上表示,在基础的策略之上做策略混合,组合基金策略是可以穿越周期的。
以下为文字精华:
主持人:在FOF未来发展过程当中,政策的引导方向是有利的吗?
路志刚:FOF应该讲在整个资管里面是一个非常幼小的萌芽。跟其他的像做债的或者是做其他的一些多头的策略行业相比,我们是非常弱小的,应该讲真正进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最近这两三年的时间,FOF才真正成了一个热点。应该讲监管层在这一块呵护有加,但是对FOF发展的历程大家的认知还是在逐步完善的提升当中。所以说我们也需要政策的呵护,也需要大家认同,这个是缓慢的过程。
主持人:珠池的投资理念是怎样的?
路志刚:我们在2013年开始做FOF,我经常问我们同事一个问题,我们FOF的前身,像以前的TOT其实做得并不成功,为什么不成功?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照我的理解,以前的从业人员大部分的都是做基金评价出身,做产品设计出身,甚至做营销出身的,来做FOF的投资。
我在2013年就想到这样的另辟蹊径,我们从投资的角度切入FOF的投资,看看会是怎么样的结果。结果后来我们经过研究国外的FOF的历程会发现在国外它就是一个投资品。从投资的角度来切入FOF投资,我们是比较早提出这种理念的团队。
为了达到这种投资的理念,我们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成为一个长跑冠军,这样的话就必须要做好两个工作。第一个是要挖掘优秀的技术人。第二个,要做好组合管理。公募基金经理做组合投资是一种必修课,这个可能是我们的经验方面的优势。为了达到这两项工作我们有六项工程,包括策略环境的前瞻,宏观环境的前瞻,策略的预测的模型,量化分析平台,组合和优化体系和8P的投研体系。
当然这就需要有七个团队,来一起完成这个FOF的工作,做FOF是需要一个体系化的东西支撑的。为了挑选这个基金,我们仿照公募基金的资金池,或者是股票池的做法做了一个基金池的理念,整个的流程也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来做的。同时我们独创了市场上8P的筛选的标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起来。
另外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是科学,其次才是艺术。科学基础之上首先要有数据,为了这个数据要尽调,尽调经过八年多的努力,我们面对面实地尽调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1500多家,这个是一个很庞大的数据。为了对子管理人进行评价,这是我们评价的维度。每一个维度都需要一个团队有相应的工作流程去完成。每一项工作的背后是拆开成非常专业和细分的一些流程来完成的。
主持人:相较于同行还有哪些优势?
路志刚:我们团队应该是资本行业第一个提出来用投资经理,或者是用公募基金经理来做FOF投资经理的团队。比如说我们做股票多投的FOF,做量化的FOF,或者是做债券的FOF,都是用的是做过这一类策略的管理人来做FOF的管理人。
做股票多头基金经理出身,他对于股票的基金的投资策略理解是更加深刻的。比如说做量化的,做CTA的,本身是写过代码的,对这种策略的理解的深度,要比一般的其他人员要更加深刻的,所以这是我们基于一个最根本的认知。第二个特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五六个人都是公募基金经理出身,主要的合伙人都是公募出来的。我们整个的体系是传承了原来公募的体系,投研在这一块体系化建设是比较的完整,也是成体系的。
主持人:FOF产品是不是也挑市场风格呢?
路志刚:FOF按照我们珠池自己的体系其实是分成两层的。第一层是一些单一策略的FOF。比如说我想分享CTA的,像去年、前年的大年,我们在CTA里面是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和产品来进行布局,这是一个层面的。
第二个层面,我们在基础的策略之上,做一种混合策略,按照我们的说法叫组合基金这种策略,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单一的策略,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策略可以穿越周期,包括多投也好,包括各类的策略也好。如果要上升到组合策略,就可能大概率地穿越周期。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