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坚持定投2000元 30年后资产有可能达到1000万吗?

  最近逛基金吧,看有基民问每月坚持定投2000元 30年后资产有可能达到1000万吗?,虽然乍一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别忘了复利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所以到底有没有可能,咱们来测算一下。

  先看看要实现30年后资产1000万,需要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定投期限(年)30每期定投金额(元)2000投入本金720000到期总资产10000000总收益率1289%目标年复合收益率14.50%

  经测算,只要年化收益率14.5%的产品,就可以实现1000万的小目标。看似也没那么困难,那哪些产品有可能满足呢?

  先从单一行业的主题基金来找,医药和消费是公认的长牛赛道,那看看医药、消费主题基金有没有可能满足。

  医药基金选择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由于成立期限问题,只能测算成立期限的定投收益如下:

基金名称中欧医疗健康定投期限2017.1.1—2021.11.1投入本金118000期末总资产264905年复合收益率34%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天天基金APP

  虽然仅测算近5年数据,但是2018年以及今年,医药板块均因为集采等相关利空,有较大回撤,但坚持定投,依然有34%的年化收益率,远超我们的预期。

  消费主题基金选择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测算结果如下:

基金名称易方达蓝筹精选定投期限2018.11.1—2021.11.1投入本金74000期末总资产116754年复合收益率31%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天天基金APP

  测算时间较短,但消费板块今年回撤较大,也可考验包含了阶段性熊市的表现,31%的年化收益率也足够满足我们的目标。

  另外,选择认可度较高的均衡性混合基金,富国天惠成长,测算结果如下:

基金名称富国天惠成长LOF定投期限2005.12.1—2021.11.1投入本金384000期末总资产1709607年复合收益率17%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天天基金APP

  从2005年末开始定投,时间维度上包含了2008年和2015年两轮牛熊市,所以参考度更高,如果近16年一直坚持定投,可实现年化17%的收益率,也能够符合我们年化15%以上的目标。

  结果数字说明一切。不管是行业主题基金或混合基金的实例,只要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最优秀的一批基金产品都是有可能满足的。

  看了以上的测算是不是又相信基金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现小目标的路上,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西天取经,总是要历经重重困难,不断打怪才能升级。

  困难一:选到长跑冠军基

  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基金经理的水平了,好的基金经理能长期、稳定的带给投资者不错的回报。

  而一些风格稳健的基金经理往往不会追求极端收益,较少的出现在排行榜的前面,所以如果仅仅追热门买基金可能会错过他们。另外,短期业绩优秀的基金,长期未必有稳定的收益。极端收益基本都是靠极端策略取得,比如单押赛道,但铁打的赛道,流水的冠军,轮动才是常态,要永远相信均值回归。

  而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越长越好。基金经理经验越丰富,精力过得市场状况越多,其业绩越有说服力。同时时间越长,还能保持不错业绩的基金经理,往往有一套稳定成熟,属于他自己的投资体系,出现风格漂移的概率相对较低。

  选擅长长跑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观察基金经理过往管理的基金的收益、回撤、重要时间的仓位变化、前10大重仓股变化等,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以及投资风格是否稳定。

  困难二:年化15%并非年年15%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我们按年化15%来选基金,还是可以从市场上找出不少优秀的产品,但要年年都实现15%收益率,基本没有可能。

  很难在每一年都取得稳定的高收益的原因之一是经济的周期变化,而股市的基本面就是经济,所以起伏才是常态。

  而我们有时有过高的期待的原因是我们在后视镜里看之前的市场,我们总希望可以抓住每次市场短期的热点或者表现最好的行业,在上涨时大笔买入,抓住机会大赚一笔,然后在下跌时全部卖出。但对于未来,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性,所以投资基金除了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过于关注结果,想赚到市场上所有的钱,可能最终什么也没得到。投资其实没有短期制胜的捷径,长期投资成功的依据不是短期不可预测的宏观形势和短期没有规律的产品业绩,而是要有一个诸多正确投资理论构建的投资过程,如此,才可能长期制胜。

  困难三:做长期主义者并不容易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是基金界的痛点。这背后往往伴随着人的本性——投资者无法控制贪婪与恐惧,频繁在市场大涨的高点买入,在市场低点退出或者定投“断供”。人是感性的动物,难免会受到市场波动和周期情绪影响。可以说,自从资本市场存在以来,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重复着“追涨杀跌”的故事。

  其实正面对抗情绪很难,但以下却有两个看起来知易行也不难的建议。

  一是制定合理的投资收益目标。

  过去两年的结构性牛市,让基金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走近了更多的投资者。在某一段时间内“**基金近一年涨幅超100%”这样的广告并不鲜见,但坦白说,上述收益绝非市场之常态。

  合理的投资目标是走稳投资路的起点。投资更像是长跑,而非百米冲刺,所以,愿意并且懂得赚慢钱就显得异常重要。一旦接受了赚慢钱这件事,大概率你也更容易避免仓促决策。

  二是匹配期限契合的钱。

  短期来看,股票以及权益类基金无疑是风险偏高的资产,不过如果把期限拉到足够长的情况下,就算是平庸的股票投资者,都可以秒杀最好的债券以及货币投资者,前提是投资期限足够长。

  所以,如果你投入的资金在属性上属于短期资金,那么短期涨势再惊艳的股票以及权益类基金基金也许都不适合你,因为短期市场的涨跌具有随机性,你很可能由于流动性等不同原因,在上涨到来之前就已经匆匆卖出。

  但如果你投入的是一笔长期闲置不用的钱,那么权益类资产就该是你的菜。就算倒霉透顶、在A股有史以来的最高点6124点买入权益类基金,14年之后你也大概率赚钱,且投资回报较高。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选出适合自己投资期限的资产,然后将持有期拉长、避免仓促决策。

  (文章参考中泰资管、睿远基金)


BZT52-C12S https://kaimte.com/product/details/panjit/bzt52-c12s.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