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材料 http://www.tanltgcl.com
初秋时节,走进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闸北村葡萄种植园,远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大棚里的葡萄架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葡萄,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种植园的相孝芳介绍:“这里栽培主要有‘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大多销往上海、南京等地市场。因为葡萄品质好,今年6月一开园,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摘游玩。原计划采摘能持续一个月左右,但葡萄实在抢手,1万多公斤的葡萄不到一周便卖完了。”
“1至6月份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期,田间管护一点儿都不敢马虎。”在葡萄种植园上班的附近村民们笑着说,他们现在都是有固定工作的人了,整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地里度过。虽然晒得黝黑,但村民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果园里每一串葡萄串起的都是他们的乡村振兴梦。
江苏省葡萄学会常务理事、灌南县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董礼花说:“以前村民们不懂也不会种植葡萄,全靠经验,辛苦一年几乎没什么收入。”灌南县坚持把“为民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聘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为技术顾问,指导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及部分乡镇建立限根栽培示范园,建立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产储运销各环节技术规程,出台葡萄标准园及农产品准出制度,建立农资投入档案,创建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带动全县葡萄产业向高标准、绿色化、智能化产品转变。
“在专家们精心指导和培养下,我的葡萄品质越来越好、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村里的葡萄管理技术人才也在逐年增加。”张店镇居丰园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潮介绍,通过参加葡萄种植技术培训,从最初不到50亩葡萄发展到现在的1500亩,销售额达到1800多万元。合作社带动周边160多名村民就业,帮助大家增收致富。目前,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大棚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灌南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年总产量4万余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了8000多人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在做好线下市场的同时,灌南县瞄准了电商平台,通过强大的网络销售平台结合冷链物流系统,将灌南葡萄送到了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如今,小小葡萄种出的“甜蜜经济”,更串起了当地群众的好日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今年打算再扩大种植葡萄规模。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葡萄园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孙海潮笑着说。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