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她真的是又美又优秀

  白皙的皮肤,慢条斯理的表达,踏实的心态,让人很难将这个斯斯文文的浙江余姚姑娘和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专业联系在一起。

  参加首届“一带一路”中乌青年对话暑期学校项目,在敦煌莫高窟景区志愿服务近200小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成绩保持专业第一名,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二等奖学金,2021届甘肃省高校优秀毕业生、兰州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7级本科生唐欧阳蓂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交上了闪亮的答卷,并作为2021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登上《人民日报》。

  21岁生日在榆中校区

  头脑清晰理性

  当被问及填报志愿时为何选择国际政治专业,唐欧阳蓂的回答出乎意料。她坦言:“因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到未来时代的发展,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中熟练掌握英语是必要的。为了鞭策自己继续学英语,我主要填报了‘国际政治’和‘国际贸易’这两个专业,最后被国际政治录取。”

  回首大学四年时光,唐欧阳蓂总结道:“从大一入学开始,直到大二上学期,一直是忙于学业的状态。”

  从大一到大四,无论身处何处,她一直保持着早上6:20到6:30起床、晚上10:30到11点钟准时睡觉的规律作息。

  尽管课外经历丰富多彩,唐欧阳蓂并没有迷失在大千世界的精彩和身边人的鲜花掌声里,她一刻也未松懈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大二时,她还主动退出了学生组织,“我认为自己无法在学生工作和学业上鱼与熊掌兼得”。“不是说学生组织必然和学业功课产生冲突”,只是对于唐欧阳蓂来说,她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分配上,有清晰的认识。在审慎考虑和理性评估之后,她做出了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被问及如何做到兼顾交流、实习、参加研讨会等活动和专业功课学习时,唐欧阳蓂说:“这些事情彼此之间互不矛盾,所以也就谈不上‘兼顾’”。她对自己的学业以及课外经历安排有清晰的时间点安排:去台大交流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大四没有课的时间去报社实习,研讨会是在暑假参加的。

  发掘更多可能

  纵使一直“埋头书海”,唐欧阳蓂也并未“一心只读圣贤书”。

  参加敦煌文化遗产项目

  一方面,她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18年7月至8月,在“青年敦煌之友暑期社会实践”中,协助敦煌研究院线下发放问卷,进行线上调研,分析游客满意度情况。另一方面,她时刻关注着各种交流机会和平台。大二下学期台湾校际交换项目,正是她通过学校港澳台办官方网站获知的。凭借专业第一的成绩,以及大一学年一次性高分通过英语四六级,她获得了学校唯二的台大公费交换资格。

  20岁生日时在台湾大学

  用唐欧阳蓂自己的话来说,“改变是从大二下学期去交流开始的。”

  2019年春季学期,唐欧阳蓂赴台大交流学习。在此期间,她感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氛围。

  “人和人之间排掉敏感因素,情感是共通的,仍然可以成为好朋友”;“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这时的唐欧阳蓂放弃了与成绩绩点“死磕”,开始追求“踏实”。

  她解释道:“我更在意自己是否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是否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之后一切顺其自然就行。”

  在台湾大学交换期间,由管理学院主办的“领导力示范研修班”公布了关于参加第十届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的名额选拔。作为班级成员,虽然彼时不在学校、无法线下面试,唐欧阳蓂并没有因此放弃争取。相反,她积极联系老师,询问能否考虑允许线上面试考核。在取得老师们同意之后,唐欧阳蓂再次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以第四名的成绩作为15名代表之一于2019年8月初赴马来西亚参会。会上,她出色完成了会议记录工作,也展现了中国青年优秀且自信的面貌。

  马来西亚参会

  结束马来西亚的交流不久,唐欧阳蓂又作为小组长,于8月底公费赴乌克兰参加“一带一路”中乌青年对话暑期项目,在项目过程中做了英文专题汇报、撰写新闻稿,并负责小组成员出行安全。在这个项目里,唐欧阳蓂同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再次收获了一致好评。

  对唐欧阳蓂来说,大四课业压力稍缓,保研也尘埃落定,但她却没有闲着。在学姐的推荐下,唐欧阳蓂尝试着向《南方周末》投递了简历,并很快得到了回复。由于距离等原因不能线下面试,于是她再一次积极争取,并得到了线上面试的机会。

  2020年12月到今年4月,唐欧阳蓂在《南方周末》国际和国防新闻部实习,从采访、写稿、编辑、公众号运营到日常报表制作、接听热线电话,凭着“不懂就问”,她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和此前的几段经历一样,这一次,唐欧阳蓂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历上的光彩履历和谈资,更重要的,是开阔的眼界。可以说,一次次主动争取让她打开一扇扇新的大门,丰富人生的厚度。

  如果说这些经历给唐欧阳蓂带来了什么,她总结出这样两点:“一是包容。世界上存在着多元的声音。人与人的思维很不一样,首先要学会倾听,要意识到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可以在倾听之后站在对方角度着想,坦诚沟通。二是问题意识。学会多问“为什么”。主动去挖掘背后的原因。这有益于锻炼思想深度。”

  “比起高中时代,现在的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三思而后行。把速度放慢,给自己更多思考空间。这样很好。”

  拒绝浮躁功利

  关于保研的问题,唐欧阳蓂表示自己从大二时起,就已经在酝酿准备。在决定保研后,她很快投入到了信息收集和专业准备当中。

  保研复习笔记

  “当时我和我们专业的苏李文清学姐关系很好。在学姐为保研做准备的过程中,我常问她‘最近在准备什么材料’、‘这几天在看什么内容’。学姐也很愿意与我分享保研点滴。就这样我掌握了关于本专业保研的第一手信息。后面在我自己准备夏令营、预推免的笔试、面试过程里,我也会就一些问题再去咨询学姐。学姐每次都能秒回,还会不断鼓励我,缓解我的焦虑。”

  被问到在保研最重要的环节——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总结整理时,唐欧阳蓂回忆道,“2020年1月到7月,除课程复习外,我还看了差不多35本专业书,写了厚厚的一堆笔记。后面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时,我又把这些笔记精简到不到20页纸,大概17、18页的样子。我想这是为什么能够在面试的时候自信从容的原因吧。”

  就这样,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目标规划和敏锐的信息意识,唐欧阳蓂成功拿到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offer,并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在广州实习期间,唐欧阳蓂得到过主编老师这样的评价:“你很踏实,坚持住现在的步调,你会练就一种‘韧性’,哪怕别人有天赋,你也可以慢慢积累,实现超越。”

  回顾大学四年,唐欧阳蓂很感谢兰州大学接纳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比起留在江浙沪的同学们,兰州大学给了她更多的机会;更是因为在这里,她的老师们潜心向学,坚守奋斗,为她树立了好榜样。

  在外面交流或实习的时候,她领略了世界的精彩,但也看到了“功利、浮躁”。她很庆幸,她遇到的前辈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独立自强,有真材实学还极其谦逊的人。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感染着她,让她拥有同样的坚定信念,拒绝浮躁和功利,以淡定从容的步伐去拥抱更广阔的人生。

  I

  LZU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邹雯倩

  编辑|王简

  责任编辑|宋雨晴

  主编|肖坤


蓝色宝贝 https://www.baoup.com/

上一篇:

下一篇: